要点
- 创新不是从 1 到 n,而是从 0 到 1;
- 全球化并不是进步;
- 竞争扼杀创新;
- “产品会说话”是谎言;
- 失败者才去竞争,创业者应当选择垄断;
- 创业开局十分重要,“频繁试错”是错误的;
- 没有科技公司可以仅靠品牌吃饭;
- 初创公司要打造帮派文化。
未来的挑战
没有人能精准地预测未来,但我们知道两件事: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,但变化必须基于当今的世界。
我们不断的回归过去的经验,试图描绘未来,因为我们都相信未来是基于当今世界。可是,我们往往又忽视了第一点:世界必然会变得不同,这句话有两层含义,一是世界是不断改变的,不是一成不变的;二是未来的世界和过去、现在都是不同的,因为它不仅仅是一种线性变化,不是从 1 到 n。真正能决定和影响未来的是从 0 到 1,当然,排除自我实现的情况而言的。
垄断与竞争
企业成功的原因各有不同:每个垄断企业都是靠解决一个独一无二的问题获得垄断地位;而企业失败的原因却相同:他们都无法逃脱竞争。
对于垄断还是竞争的态度,美国自己也是不断调整的,从最开始的忽视二者的存在,再到为垄断困扰,进而区分好的垄断与坏的垄断。可是,在我们接触的知识里,完全竞争市场是优于垄断市场的。
彼得·蒂尔( Peter Thiel )作为硅谷创投教父,理论体系都是从硅谷生长出来的,他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垄断是优于竞争的。
首先,在完全竞争中,企业着眼于短期利益,不可能对未来进行长期规划。想要将企业从每日的生存竞赛中解脱出来,唯一的方法就是:获取垄断利润。真正能长远发展的企业,都有它获取垄断利润的部分,提供给它持续创新的动力。
其次,每个初创公司都应该在非常小的市场内起步。宁可过小也不能大,理由很简单:在一个小市场里占主导地位比在大市场要容易的多。 所谓的小市场,既可以指业务范围上的小,也可以说地域范围上的小。前者提供精细服务征服市场,此时并没有能与你抗衡的竞争者同你竞争,自然可以获得主导地位。如清洁能源领域的特斯拉,从高端电动跑车市场发力。自 2008 年第一辆电动敞篷跑车(Roadster)下线,特斯拉的销量只有 3000 台,但是按每台 10.9 万美元来算,就是个不小的数字。
再次,为什么经济学里将完全竞争看作理想状态?蒂尔认为经济学家的想法来自 19 世纪的物理学家:他们把个人和企业看成可互换的原子,而非独特的创造者 。换言之,创业过程过程中,人的劳动是创造性的,不是计算操作中的输入与输出,也不是化学反应的方程式——只要剂量和物质正确就能得出想要的结果。当然,这也某种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创业能成功而有的人却失败了。
最后,竞争与垄断的奥秘,不应当是竞争对手,而是对未来的把握。 二者的关键不在于竞争对手的动作,如微软与谷歌的交锋,却被苹果弯道超越了。市场常常让身处其中的人,不由自主的做出反馈,对手砍一刀,我回一枪,过分的将目光停留在过去的层面,而无暇把握未来的发展。
幂次法则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均等分配
幂次法则,又叫帕累托法则、8020 法则,指数方程描述的是最不平均的分配。它完整定义了我们周围的环境,而我们几乎毫无察觉。我们再三强调付出与收获之间的关系:没有付出,就没有收获;付出才有收获。可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大多数付出是没有收获的。
正如蒂尔在本书中谈到风险投资时所言,风险投资的回报并不遵循正态分布,而是遵循 幂次法则
:一小部分公司完胜其他所有公司。在投资上我们需要投资组合,避免孤注一掷,避免风险。可是个人发展问题上, 任何人都无法做到多元化“下注”,因为我们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,不可能同时学习几十项技能,研修几十家课程,可是我们大多数时间接受的教育都是均等的,大家的要求都是一致的。所以我们应该将全部注意力放在自己擅长的事情上,而且在这之前要先仔细想想未来这件事情会变得很有价值。